我国是世界上氮肥使用量最多的国家,差不多要占到世界总用量的30%,氮肥对发展我国的农业、保障粮食安全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氮肥在使用过程中还不尽合理,肥料利用率偏低,从某种程度来说也影响了我国农业的快速发展。如何做到既能保证粮食安全,又能提高氮肥利用率、减少肥料损失、保护环境呢?近日就有关话题,记者采访了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研究员朱兆良。
政策引导,多方努力,提高肥料利用率
记者:朱院士,您好,您是氮肥方面权威的专家,现在氮肥使用方面存在哪些问题?
朱兆良:现在从全国的试验结果来看,我们国家的氮肥利用率偏低,增产效果和世界平均水平相比也比较低。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总体来讲,我们的氮肥总消费量还会进一步增加。过量使用氮肥的情况在一些高产的地区比较常见。过量使用以后就会影响效益,就像人吃饭吃多了、吃撑了一样的道理。当然,还有一些地区,当前氮肥使用量是比较低的,如中西部地区,施肥水平还没有上来,还有很大的潜力。由于其他条件还没有改善,比方说灌溉条件没跟上去、土壤本身存在其他的障碍因素影响植物对氮素的利用。这种情况下,虽然使用的量不是很高,但是利用率较低,这里面包括用量的问题、使用方法的问题和农业基础条件改善的问题等。
记者:目前,我国氮肥利用率偏低已成不争的事实,您认为目前如何解决这一问题?
朱兆良:我觉得要在生产上提高肥料利用率,减少损失。我想应该从不同侧面、多方面来共同努力,不仅仅是搞科学的、搞技术推广的应该努力,有这个责任,政策制定者也有这方面的责任,大家共同朝这方面努力。我国一个很大的现实问题摆在每一个人面前,必须保证粮食安全,这是一个国策。围绕这一个前提,政府部门怎么来操作、来努力,既能保证粮食安全,又能提高氮肥利用率、减少肥料损失、保护环境,这是政府在政策上应该努力引导的。
从技术层面来讲,也不是一个土壤肥料专业能解决的,需要许多学科的协作、共同努力,比方说土肥方面的技术措施,包括缓控释肥的应用。缓控释肥有降低成本的优势,大家都想要环保、又要高产、又要节约肥料,这不是一个土壤肥料学能解决的,需要栽培学甚至包括育种各方面去配合,是一个大的系统工程。政府要在政策上引导、加强农田基本建设、水利建设等改善生产环境。从科研技术层面来讲,综合围绕高产的目标,怎么样达到节肥、环保、增加效益。我一再强调,我们搞农学、栽培的专家要起到综合各方面先进成果用到先进生产实际中去的作用,多学科合作、多方面合作来共同努力。
推广施用缓控释肥是一个可行的途径
记者:“十二五”期间,我国将优先发展缓控释肥,对氮肥行业升级和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将会有哪些积极作用?
朱兆良:现在来看,从我国平均利用率来讲,我们施到农田的氮肥大概有50%是损失掉的,没有被植物利用,也没有在土里留下,而是进入水体或者大气,我们叫它损失。应该说,还是有很大的潜力来降低损失,也就是说通过减少氮肥施入农田的损失率,反过来提高作物对氮肥的利用率,两个是互相影响的,损失少了利用率就高,利用率高损失就少了。我想在减少损失、提高利用率方面,有很多的技术问题要解决,有很多途径可以走,但是都是互相补充的,其中就包括缓控释肥,这应该说是一个途径。它有它的优点,比方说现在的农民都喜欢简化操作措施,通过施用缓控释肥,只施一次,通过减少施肥次数减少肥料的损失,这条路也是我们减少损失、保护环境、减少面源污染一个可行的途径。
记者:当前缓控释肥的认可度比较高一些,环保而且节约资源,如果我国大力推广这一产品的话,您有何建议?
朱兆良:从农业角度讲,我觉得国家应该在政策上向这方面倾斜,包括一些补贴,因为缓控释肥在研发上有些成本的问题影响了进一步的推广,在政策上应该积极支持这个事情,给一些补贴,让它能够更顺利的推广。
缓控释肥在推广过程中要不断地摸索,因为全国的地区差异很大,一个地区土壤的类型差异很大、作物类型很多,要区别对待,双季稻和单季晚稻情况就不一样,冬小麦和夏玉米情况也不一样,这些只是粮食作物,还有经济作物。要在不断的推广过程中总结提炼经验,进一步反过来指导、研究、发展。
记者:您感觉未来缓控释肥发展前景如何?
朱兆良:缓控释肥发展前景关键要看能否解决以下几个问题:第一,缓控释肥能不能满足高产要求,我们国家要保障粮食安全,缓控释肥能不能符合这个要求?第二,能不能降低成本,尽量降低成本,当然不可能和普通尿素一样。第三,必须有环境保护效应。我觉得这三个因素如果都能解决,缓控释肥推广的前景是广阔的
Prev:安徽省肥东县召开秸秆腐熟还田示范现场会
Next:国际尿素价格继续上涨
CopyRight (C) AnHui RuiLin XianDai NongYe KeJi CO,.Ltd 安徽瑞麟现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皖ICP备09001601号